【怀孕知识科普】胎盘的结构和血液循环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胚泡进入子宫内膜的过程叫着床。着床始于受精后的5~6天,于受精后的11~12天完成。

【怀孕知识科普】胎盘的结构和血液循环

【怀孕知识科普】胎盘的结构和血液循环

 

胚泡完成着床后,子宫内膜改称蜕膜。根据与胚的位置关系,蜕膜分三部分:(1)底蜕膜,位于胚的深面;(2)包蜕膜,覆盖胚的子宫腔侧;(1)壁蜕膜,子宫其余部分的蜕膜。

 

着床完成时,胚泡的整个滋养层均分化为两层:外层的合体滋养层和内层的细胞滋养层。胚胎早期,整个绒毛膜表面的绒毛分布均匀,之后由于包蜕膜侧的血供匮乏,绒毛逐渐退化、消失,形成表面无绒毛的平滑绒毛膜。底蜕膜侧的血供丰富,该处绒毛膜生殖茂盛,称丛密绒毛膜(villous chorion)。丛密绒毛膜与底蜕膜一起形成胎盘。

 

胚泡通常着床于子宫的体部和底部,以后壁多见。若着床于子宫下段近宫颈处,则形成前置胎盘;若着床于子宫以外的部位,即异位妊娠。

 

胎盘是由胎儿的丛密绒毛膜和母体的底蜕膜共同组成的圆盘形结构。胎盘的胎儿面被覆羊膜,脐带附于中央。羊膜下方为绒毛膜的结缔组织形成的绒毛膜板,脐血管的分支走行其中,绒毛膜板发出40~60根绒毛干,绒毛干又发出许多细小绒毛,绒毛干的末端以细胞滋养层壳固定于底蜕膜。脐血管的分支沿绒毛干进入绒毛内形成毛细血管。绒毛干之间为绒毛间隙,底蜕膜形成的胎盘隔伸入其内。胎盘隔将胎盘分隔为15~30个胎盘小叶,每个小叶含1~4根绒毛干及其分支。子宫螺旋动脉及子宫静脉属支开口于绒毛间隙,绒毛浸泡于充满母体血液的绒毛间隙内。

 

【怀孕知识科普】胎盘的结构和血液循环

 

后记

胎盘形态和结构异常可导致多种疾病,如前置血管、产后出血、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等。胎盘结构和功能的有关基本知识,是做好产科超声必备的。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