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那为什么《龟兔赛跑》里的兔子在我印象中不是棕灰色呢!别担心,这不是你的记忆障碍,这可能是翻译的错!
东方:翻译有罪,大白兔优先
就像以前分不清兔兔一样,《龟兔赛跑》的中译本也是一头雾水。
1840年,现存最早的汉文《龟兔赛跑》直接将hare译为“兔”。后来的翻译基本沿袭了“兔”或“兔子”的说法。只能说汉语博大精深,“兔”字涵盖了所有兔子,所以大家也不要太纠结于物种。
1840年出版的中文《龟兔赛跑》被译为《龟兔赛跑》。还加入了很多中国本土元素,比如大禹治水的故事背景。图片来源:《想象与隐喻》(1840)。
精简的翻译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被剥离了所有品种特征的“兔子”变成了透明的着色图案,那么兔子应该加什么颜色呢?——当然是白的!
中国人对白兔的偏爱源于传统。你看,月中玉兔是白的,老北京的兔爷也是白的。大白兔就像一个“爆款IP”,上至皇亲国戚,下至人贩子,都受到了所有人的热烈追捧。
北京的兔爷
图片来源网络
先民们对白兔的偏爱,有一部分是因为当时白兔稀少。有学者推测,白兔直到明末才从南阳传入中国。物以稀为贵,珍稀的大白兔成了长寿、吉祥的象征。
到了现代,人们发现兔子浑身是宝,从毛皮到兔肉都可以出售,而且饲养要求比较低,所以养兔子的人越来越多。而大白兔一度成为养殖的主流。即使是现在,很多人应该都有在农村用菜板喂大白兔的童年经历。
1930年代,为巩固经济,政府提出“小学生养兔,家庭主妇养兔”的口号,提倡全民养兔。到1990年代,中国兔毛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达到9000多吨。兔肉年产量也超过100万吨乌龟与兔子赛跑故事简短文字,是养兔大国。图片来源网络
从吉祥到传说再到重要商品乌龟与兔子赛跑故事简短文字,白兔逐渐深入国人的生活。所以不只是你,中国人看《龟兔赛跑》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认为这是一只小白兔。
早在1924年,《龟兔赛跑》就被教育部批准选为小学语文教材。在这首当时广为孩子们传唱的童谣中,“小白兔”反复出现,画面也是一只小白兔在打瞌睡。即使是一些没有明确表达“白兔”的故事文本,配图也往往是白兔。
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伊索寓言》,封面是《龟兔赛跑》的插图。图片来源网络
直到1991年,在日本童谣《うさぎとかめ(兔子和乌龟)》的中文版中,译者将“うさぎ(兔子)”没有任何色彩表现地翻译成“小白兔”。如此具有浓郁乡土色彩的二次创作,显然也是为了迎合我们的喜好。
这种默契有时甚至超越了常识,化鹿为马,走得离谱。例如,1878 年报纸上刊登的《龟兔赛跑》,其实附有 1874 年出版的英文版《伊索寓言》的图片,原版明明是一只黑兔,但编辑坚持认为是一只“白兔”。这真是有点“睁眼说瞎话”啊……
原图(左)和中文版图(右)。这只兔子根本不是白色的。图片来源网络
2016年中国香港发行的《中外民俗》纪念邮票中,《龟兔赛跑》(首行中间)依然沿用了白兔的经典形象。图片来源网络
在摇篮前,在课堂上,在童年的记忆中——让我们在想象中走向同一个目标的,是中国人共同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记忆。《龟兔赛跑》中东西方兔子的不同,恰恰反映出文化交流往往不是单向的,而是包容的。外国的寓言就像一面镜子,投射出我们自己的本土文化。
很难就兔子或野兔的颜色给出明确的答案。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只兔子装饰了我们童年的梦想。听故事的那一刻,全世界的幸福都是相通的。
参考资料:(上下滑动查看)
1.王辉:《伊索寓言的中国化——论《易事与言》的汉译》,《外语研究》2008年第3期,p. 77.
2. 苏承爱:“国际视野下的“中华兔”名称研究——兼论中华兔的起源”,《中国农业史》,2020年第4期,26-33页.
3. 李传雪,刘振兴,王光良:《开拓国内市场,稳定兔业发展》,《毛皮动物育种》,1993年第2期,50-51页。
///–野兔—-
/文字游戏/-vs-share
/ecph/words?=1&ID=&SubID=
/\.html
.hk/books?id=&pg=PP14&dq=esop%27s++&hl=en&sa=X&ved=-#v=&q&f=false
看谁能躲过北极兔的可爱攻击
作者|吴荷
微信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