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以下的宝宝多以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状态。图/shutterlock)
宝宝哭闹常见5大原因&应对方式
一般来说,宝宝哭闹大多是因为肚子饿或是尿布湿所引起,然而,若是宝宝经常过于频繁的哭泣,或是哭声听起来不寻常,例如:尖锐、嚎啕大哭、哭到发绀等等,这时,爸爸妈妈就要注意孩子很有可能是因为生病,在用哭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舒服。
宝宝哭闹常见的5大原因及相对应的安抚方式
1.肚子饿
1岁以下宝宝的作息不外乎就是吃饱睡、睡饱吃,当宝宝肚子饿时,就会想哭,而这类哭声与身体不舒服不太一样,通常宝宝会先忍耐一会儿,才开始哭泣,且声音不会过于尖锐。
【应对方式】
爸爸妈妈可以先观察宝宝的食量,在固定的时间喂奶或给予副食品;平时也可观察宝宝的表情,例如:眉头皱在一起、身体蠕动,或是用手指放到宝宝的嘴巴里测试,宝宝会想吸吮等等,这时就可适量哺喂。
2.尿布湿
因宝宝穿着尿布时,屁股长时间处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中,若是遇到天气炎热、身体流汗或是大小便的情况,就会使宝宝屁股的皮肤不舒服,以致宝宝哭闹。
【应对方式】
每个宝宝对于尿布湿的忍受度不同,因此爸爸妈妈可以定时观察宝宝的尿布,或是闻一闻宝宝的屁屁,当有大小便或是尿布湿的时候,就能先替换尿布。
3.肠绞痛
4个月以下的宝宝容易出现肠绞痛的情形,且多发生于半夜,确切致病原因仍有待厘清,有一说法是因为宝宝的肠壁神经尚未发育成熟,容易造成不规则蠕动,甚至会纠结在一起,以至于发生绞痛、痉挛等状况。
【应对方式】
当宝宝嚎啕大哭、声音凄厉,或肚子鼓胀时,就有可能是肠绞痛,爸爸妈妈可以先帮宝宝做腹部按摩,帮助排气,或是在睡前帮宝宝洗温水澡,另外,也可尝试柔和音乐或是白噪音,或许能稳定宝宝的不适哭泣。
4.肠胃不适
宝宝常见肠胃不适原因,包括:便秘、食物过敏、乳糖不耐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会引起宝宝哭闹。
【应对方式】
爸爸妈妈可以先从宝宝的饮食状况着手,观察宝宝是否溢奶、吐奶,或是常有打嗝、排便不顺畅等情形。若是奶类问题可以先调整哺喂次数或奶粉;若是便秘问题,则可让宝宝多摄取纤维质食物;过敏则需先观察哪些食物可能会引起宝宝过敏,进而避开。
5.感染
宝宝常见感染原因,包括:感冒、玫瑰疹、肠病毒、泌尿道感染等等,大多会有哭闹、活动力下降、食欲不振等情形。
【应对方式】
由于感染原因有许多,阿包医生建议爸爸妈妈,当宝宝出现哭闹、活动力下降、食欲不振等情形时,先观察宝宝的表征,例如:是否发烧、身上有无出现不明疹子,或是排尿减少等情形,做好纪录后,再尽快带宝宝就医,以查出确切原因,并佐以相关治疗。
最后,,因为宝宝年纪较小的关系,只能用哭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及状态,这时,爸爸妈妈记得要有耐心地先查出宝宝哭闹背后的原因,才能帮助宝宝稳定情绪,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