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努力的《觉醒》一书
周恩来、邓颖超生前身边的工作人员高振璞、赵薇为人们签名首日封面
赵伟先生讲述了展品中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
天津北网讯:2月28日,对于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15年前的2月28日,周登纪念馆落成启用。15年来,博物馆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目前,博物馆收藏、陈列文物、文献资料10000余件周邓纪念馆,其中文物7000余件,国家一级文物57件。
参观博物馆纪念伟人已成为市民的习惯
一代伟人,两个榜样。周登纪念馆已成为人们纪念两位伟人、学习近代史、进行文献研究的重要基地。今年1月8日,周灯阁迎来了开馆以来的第1000万观众。据悉,在总理诞辰纪念日和清明节,天津市民到周邓纪念馆祭扫祭祀已成为一种习惯。周总理和邓颖超的遗物,追忆他们生前的事迹。“观众中,有的是经常来观展的‘老面孔’,也有是外地来参观的游客。比如,每年周恩来总理逝世纪念日,即使外面下着大雪,市民和游客依然络绎不绝。。”
春节期间,伴随着十五周年纪念活动,周邓纪念馆推出了“建馆以来新出土文物展”,展出精品文物143件(套)。山东、广西、广东等地的游客利用节日假期参观纪念馆,缅怀伟人。春节期间周邓纪念馆,周灯阁共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昨天,在春节预展的基础上,展会进行了调整,正式亮相。
昨日上午,由天津市邮政局印制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15周年特别明信片及首日封由周登纪念馆发行,并在纪念馆首发。明信片和首日封上印有“周恩来沉思”,这是周总理最迷人的照片之一。还加盖临时邮局日期邮票和纪念邮票。市民大姐孙告诉记者,她会从外地寄给孩子,让年轻人记住伟人的精神。
馆藏文物创多项纪录,荣获文化格言界“奥斯卡”
15年来,博物馆馆藏不断丰富,功能不断拓展。建馆以来,共收藏各类文物639件。人们纷纷向周登博物馆捐赠文物,表达对伟人的怀念。这些文物丰富了周登博物馆的陈列,有的还创下了周登博物馆的纪录。
例如,中国民航总局捐赠的最大的文物周恩来专机(Il-14)),见证了建国初期许多重要的内政外交历史。新中国成立。最大的文物之一。最年长的捐赠者出现在2000年7月。95岁的外交部离退休干部文鹏玖同志将其作为“与生命一样珍贵”的文物捐赠给纪念馆。即于友人、沈君如、冯玉祥于1944年赠送给他,郭沫若于1964年赠送给他的书画作品共6幅。这一切,都是因为周恩来是文老这辈子最敬佩的人之一。
昨天上午,周恩来的书记邓颖超、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赵伟、周恩来的侍卫、邓颖超的侍卫书记、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高振璞作专程去纪念馆。文学作品最多的人。在征集的639件文物中,赵薇共捐赠文物207件,高振普共捐赠文物25件。两位老人道:“捐出这些东西,可以让两位伟人的风采影响后世。”
周登博物馆副馆长李爱华表示,他们着力打造博物馆的“社区理念”,特别是在收藏文物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天津鲜明的地域特色。在这次新的文物展览中,天津市民捐赠的文物占了一半以上。例如,1922年周恩来在德国与友人合影,制作了一张明信片,由周恩来在南开学校读书时的同班同学童宝明夫人倪桂静捐赠。
由于馆藏丰富,特别是收藏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曾获得中国文博界最高奖项——第九届(2009-2010)全国博物馆十佳展览。这是文博界的最高奖项,被誉为文博界的“奥斯卡”。周登纪念馆一路走过,终于获得了最高奖项。
文物收藏有故事“觉醒”5年
在周登纪念馆,每一件藏品都具有非凡的意义,每一件文物的收藏,都有一个非凡的故事。在新郑文物展的展品中,有一本看似普通的小册子,背后却有着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是国家一级文物——《觉醒》。
博物馆副馆长李爱华介绍,1996年,她负责编辑《建馆纲要》。她去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相关资料时,无意中看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邓姐给周总理的一封信。信的大致内容是:“我现在工作很忙,有一些书你不妨在睡前读一读,也可以读一读《觉醒》这本书,比如《三岁半》月醒社》和你写的诗,回首往事也很有趣……”李爱华顿时意识到,如果能找到这本书,那将是一件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反映了天津那一代青年学子探索救国救民的真谛。一个过程,“五四”运动伊始,天津男女学生组织就分开了。随着斗争的深入,学生运动的骨干感到迫切需要打破男女之间的界限,建立一个统一的组织。1919年9月16日,天津市学生会和天津市妇女爱国同志会的20名进步青年男女组成革命团体自觉社。为了表达男女平等,男女成员各10人,包括周恩来和邓颖超。《启蒙》是周恩来的主编
但是一本旧书很难找到,所以她让赵薇和高振朴帮忙找。他们立即翻遍了西花殿的藏书,却一无所获。从此,寻找《觉醒》就成了李爱华心中刻骨铭心的事情。
一天,赵薇老人突然打电话给李爱华,“我找了五年多的《觉醒》,终于找到了。” 李爱华顿时泪流满面。原来赵薇老爷子在整理书柜的时候发现了这本书《觉醒》!回想起来,她曾经向邓姐借过这本书。赵薇长老道:“周总理和邓姐的书很多,大家都见惯了,没想到这些都是珍贵的文物,后来都忘记了,我觉得这本书最适合在天津保存,因为它见证了在天津,他们一起走过的岁月。” 记者 郑东红 摄影 姚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