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妇女解放和全体学前儿童健康成长,带动了我国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
确立学前教育新的社会性质和双重任务
宪法规定婚姻、家庭、母子受国家保护
195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暂行条例》(草案)规定了我国托儿所幼儿园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教育幼儿,促进幼儿身体的全面健康发展;心,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还有社会公益的任务,这对父母来说是当务之急,为父母根据自己的新身份参加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所以托儿所、幼儿园不仅关系到职工和群众的切身利益,也与各行各业的建设息息相关。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各有侧重,但又相互关联,应以教育好孩子为重点。
2根据国情和具体情况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地根据具体情况规划托儿所、幼儿园发展,采取政府统一管理幼儿园和社会各界力量相结合的方针,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1959年,在“全面规划、加强领导”和“多、快、好、少”的方针下,根据需要和可能的条件,积极发展。城市由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团体和群众共同开展,农村提倡农业合作社。幼儿园的办园方式灵活多样,包括寄宿制、全日制、临时制和季节性。
1989年《幼儿园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发展。管理细则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可按本规定办园,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和公民办园,筹集资金兴办幼儿园。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稳步健康发展。政府和部委办的幼儿园教育质量比较好。机关、工厂、企业、部队办幼儿园,设备较好。在城市街道和社区举办的托儿所和幼儿园是幼儿园与幼儿园相结合的幼儿园。经营花园有着良好的传统。民办幼儿园方式多样,也解决了群众的困难。在农村,中学发展了多种类型的学前班和混合班。
三要制定统一的幼儿园教育任务,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1952年提出勤奋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1981年,卫生部提出幼儿园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儿童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创建新一代强身健体的社会主义奠定基础,发达的智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好中学生)。
1996年《幼儿园工作条例》明确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促进儿童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提高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运动的兴趣。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正确使用感官和语言相处的基本技能,增强对环境的理解,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孩子对家乡的热爱、对集体的热爱、对劳动的热爱、对科学的热爱,培养诚实、自信、好奇、友谊、勇敢、热爱公共财产、克服困难、有礼貌、遵守纪律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还有开朗活泼的性格。培养最初体验和表达美的品味和能力(基本上是身体、智力、道德和美丽)。
2001年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意见》也强调,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中学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园教育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育儿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实施儿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条例》规定的育儿教育目标。
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广泛而富有启发性。根据幼儿园学习活动的范围,可以相对定义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五个方面。儿童情绪、态度、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2003年国务院转发教育部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改革:
摆脱保姆式教育模式,避免应试教育向学前教育渗透的悲观诱因,全面实施扫盲教育,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提供安全丰富的环境,满足需求孩子的多方面发展。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德、智、体等全面发展。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3至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手册》 6”,提出了孩子的学习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班主任和家长了解孩子学习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四是实行地方分工、分级管理、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制度
1956年明确规定教育部负责幼儿园业务领导学前教育,卫生部负责托儿所和幼儿园保健业务领导。
1988年,国务院进一步明确教育部门作为幼儿园主管部门的具体职责。
2003年,我国大中城市已基本满足适龄儿童入园要求,但我国学前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区域间、城市间发展农村不平衡,不适应经济、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对此,学前教育投入不足,一些地方干脆采取企业重组的做法,将幼儿园推向市场,减少和停止投入,甚至倒卖。为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国务院强调:
未来三年,幼儿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是形成以民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社会力量为主体、民办与公办、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发展格局。教育。根据城乡不同特点,逐步构建以社区为主体、以幼儿园为主体、结合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方式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为 0-6 岁儿童及其家长提供初教和托儿服务。
ps:前0~3岁的托儿发展还不够高,而且都在大城市,价格高。儿童的托儿服务接近空白,通常依赖保姆、月子保姆和幼儿园老师。
在学前教育机构发展中,多渠道,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和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办好托幼机构和幼儿园。在此目标下,提出在新世纪初期,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部门分工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国家制定学前教育法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
市、地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学前教育工作,统筹学前教育发展,因地制宜,组织实施。
市人民政府负责学前教育规划布局调整、公办幼儿园建设、各类幼儿园管理、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教学工作
城市街道办事处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辖区学前教育发展规划,负责宣传幼儿知识、指导家庭学前教育、提供设施设备、筹集资金、改善条件办幼儿园。
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责任,负责发展乡镇中心幼儿园,筹集资金,改善办园条件;
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组织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组织形式多样的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其实农村都是留守儿童,很难让居民自治组织发挥作用)。
各级人民政府有责任维护幼儿园的治安安全和合法权益,动员和组织家长参与家庭初期教育活动。
此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的职责分工和相互合作。
教育部是学前教育的主管部门。卫生部负责制定幼儿园保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培训费用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对民办幼儿园收费最高和最低标准提出意见。同级财政部门和物价部门先行审核,报政府批准。报有关部门备案。各地要采取措施,确保低收入家庭和流动人口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建设部门和教育部门在城市规划中确定幼儿园的布局和位置。民政部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城市社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保障 部统筹研究农村学前教师养老保险;城镇幼儿教师应当依法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充分发挥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科协的作用
五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多元化
目前我国托儿所一般招收3岁以下儿童,幼儿园招收3-6岁儿童。也有托儿所和幼儿园一起设立的。
育儿
护理班(10个月或1岁以下)
大班(1~1.5岁)
大班(1.5~2岁)
小班(2~3岁)
比较大。
幼儿园设计
大班(3~4岁)
大班(4~5岁)
小班(5~6岁)
城市幼儿园有大型幼儿园,教育条件好,还有灵活的游乐场和玩具图书馆。由于分散居住在农村,多为单班幼儿园或学前班。过去几年,随着虐童案件的增多,大型幼儿园和简易托儿所并不受欢迎。
通常托儿所和幼儿园都是全日制的,一天两顿饭或一天两顿饭。全市有少量寄宿幼儿园,也有少量季节性托儿所和半日制幼儿园。另外,根据教育内容的特点,可分为音乐幼儿园、体操幼儿园、绘本幼儿园。
六大学前教育改革之路坎坷
1950年代初,我国主要研究南斯拉夫学前教育理论。当时批判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免费教育思想,肯定了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不仅取消了原有的单元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学科教学,而且当时在完全否定新中国成立的学前教育经验方面也存在错误和疏漏。
1950年代,有人指出阶级教育、六年政变、学前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学前教育研究会成立于1979年。19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逐步深化,教育主动适应现代化需要,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提升。学前教育呈现出日益全面、系统、深入的科学发展趋势。因此,我们现在可以在大城市看到各式各样的学前教育机构,各有特色学前教育,非常细化和多样化。如森林幼儿园、安吉运动会、蒙台梭利幼儿园、瑞吉欧幼儿园、水教育等。
学前教育也是展示识字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最佳方式。如果这个阶段的扫盲教育和通识教育做得不好,学生的应试压力就会很大,更不用说通识教育和核心教育了。质量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