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三北防护林怎么没挡住风尘? 权威分析在这里】
受“沙尘倒灌”影响,北17仍处于中度污染级别,西北、华北、黄淮等地仍有沙尘天气。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 “这次的沙尘天气是大气环流引起的问题,主要起源于蒙古国,对我国来说属于中转沙尘。”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防沙治沙首席专家杨文斌说。 包括三北防护林在内的工程主要是通过控制地表扬尘量来减沙降尘,对大气环流的影响非常有限。
为什么三北防护林没有挡住沙尘?
中国北方已建成多处防护林。 例如,“三北”防护林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修复建设,黄土高原植被也长势良好。 在半干旱地区,沙漠面积还是很大的。 他说,防护林的作用是减少防护林区局部沙尘量,可以抑制局部风沙。 但在沙漠、戈壁等不能造林的地方三北防护林,还是会有“沙”。 如果沙尘天气的物质不是来自本地,而是从远处输送过来的沙尘,就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光亭表示,通过研究发现,沙尘天气的治理仅能取得根本性的效果。通过地方治理。 因为研究结果表明三北防护林,沙尘天气有一半是从国外输入的。 因此,消除沙尘天气的根本是解决沙源问题,这涉及到全球环境治理的合作,而不仅仅是依靠中国的治沙防沙工程。
中国治沙回顾
所谓中国近10年来“最强沙尘暴”,其实就是蒙古国的过境沙尘,问题的根源不在中国本身。
中国的治沙,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堪称传奇。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供的统计数据,1960年代,中国北方春季沙尘暴20.9次,北京的沙尘暴从2000年代初的平均13次减少到平均2次最近几年。 到 3 次。
所以,在很多00后的记忆里,根本就没有北京沙尘暴。
为取得这一成绩,国家累计投入超过1万亿元,治沙造林工作者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
例如,在河北荒漠塞罕坝,第一代造林工人不仅要面对“拿着炉子不热”的严寒天气,还要面对无数的失败和打击。 .
当初种了100棵,成活的不到8棵,很容易让造林工人失去信心。 但在国家的推动下,两代造林工人“接力”,种的树越多,成活率也越高。 更高。
60年来,这群林农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112万亩人工林场,有效阻止了风沙南下。
沙尘暴袭击多地,大家该如何自保? 北方遭遇近10年来最强、范围最广的沙尘暴。 未来我们还能做什么?
欢迎来到新的互动平台
点击“发布”发送您的想法!
今晚见!
与凤凰卫视《全媒体说》节目互动讨论话题,你的评论和观点将出现在节目直播的滚屏上!
互动方式:返回微信公众号主界面,点击右下角进入互动社区,或点击“阅读原文”,您也可以通过语音、视频或图片参与互动。 全媒体畅所欲言,有话一起说!